北疆文化活动季|《同心曲》呼和浩特首演!望远镜两端 40年鱼水同频

呼和浩特 更新于:2025-07-08 14:45
  • 儒雅雪梨XI
    7月6日-7月7日

    苏尼特左旗乌兰牧骑

    原创歌舞剧《同心曲》

    在呼和浩特市乌兰恰特大剧院

    震撼上演!

    视频加载中...

    本剧改编自

    苏尼特左旗乌兰牧骑真实故事

    讲述了两代戍边战士

    与两代乌兰牧骑生死守护的故事

    310公里边境线

    40年守望传承

    当真实故事搬上舞台

    每一帧都是鱼水相依的星河

    《同心曲》的“土味”力量

    为何粗粝真实比精致梦幻更催泪?

    当舞台上乌兰牧骑队员唱起《爱在北疆》的主题曲,当老连长接过牧民们敬献的一条条哈达,当时光定格在北疆人民的美好生活场景,当界碑上的五角星在舞台上闪亮——歌舞剧《同心曲》以扑面而来的“土味”气息,在无数观众心中掀起一场情感风暴。

    歌舞剧《同心曲》剧照

    这部讲述乌兰牧骑与戍边战士几代人扎根边疆血肉情缘的小成本歌舞剧,为何能让当下被炫目的舞台亮惯了眼球的观众潸然泪下?

    其答案正深藏于这份朴素的“土味”之中:它用“粗粝”的真情取代“精致”的口号,以脚下泥土的温度融化了现代人心灵的坚冰。

    歌舞剧《同心曲》剧照

    歌舞剧《同心曲》的“土”首先扎根于题材选择——它(诚恳)将镜头对准边疆日常。

    舞台上没有宏大复杂的舞美,巧妙的运用16只可折叠木箱、2个框子、无大屏幕构成全剧舞美,简洁、写意、充满创意,全剧以剧目实际需要为原则,只购买了6套新服装。

    歌舞剧《同心曲》剧照

    当剧情以镜像追溯到40年前那场大火时,当老乌兰牧骑队长讲起战天“冻”地,以天为“幕”,以地为舞台的演出时,当他告诫“儿子”要以文艺为兵服务时,那笨拙执拗的姿态,恰是对“艺术为人民”最朴素的诠释。

    歌舞剧《同心曲》剧照

    创作者深谙“小人物即史诗”的真谛:剧中的老连长赵胜利的原型,正来自苏尼特左旗这片草原,当老连长双目失明,脱下军装,留下对草原深深的眷恋和嘱托。

    歌舞剧《同心曲》剧照

    当乌兰牧骑姑娘在简易舞台上跳起顶碗舞时扬起的裙角......这些被宏大叙事忽略的细节,因真实而饱含千钧之力,在观众心中凿开情感的泉眼。

    歌舞剧《同心曲》剧照

    《同心曲》的“土”更体现为艺术表达的以情为先,返璞归真。它大胆舍弃当下舞台过度包装炫目,回归艺术最本真的力量源泉,探索时代背景下乌兰牧骑“怎样以‘小成本’的躯体,迸发出‘艺术高品质’的灵魂”。

    《同心曲》在音乐创作中,集地域性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原素,一曲《爱在北疆》胜过万语千言;剧中舞蹈编排,更是打破传统与当代的壁垒,用创新的手段把草原生态之美、军民扑火惊心动魄之险、战士的平凡坚守与乌兰牧骑火热的生活等,提炼升华出既熟悉又陌生的艺术肢体语言。

    歌舞剧《同心曲》剧照

    最令人动容的是剧中“同心曲”中:将两代乌兰牧骑与戍边战士、牧民的情义全面升华,充分体现北疆文化的时代样貌,特别是全情打造的主题歌曲《爱在北疆》响彻夜空。

    这种“土法炼钢”式的艺术创造,将“军民本是一家亲”的深刻主题,化作可触可感的温度与律动,让观众在粗粝的艺术质感中触摸到生命的本真。

    歌舞剧《同心曲》剧照

    《同心曲》之所以能引发观众的共情,更因它的“土味”直击了当代人的精神饥渴。在滤镜美化一切、流量裹挟情感的时代,这部剧如一股清冽的山泉。

    乌兰牧骑

    被寓为“红色的嫩芽”

    使命不仅在于送文化下乡

    更在于讲好身边脚下故事

    内蒙古有8000里边境线

    边疆稳定屏障

    来自军民共同守护

    歌舞剧《同心曲》剧照

    当剧中乌兰牧骑队长与老连长深情相拥;当年轻乌兰牧骑队长在日记里写下“乌兰牧骑的使命不只是送文化下乡,更要书写身边脚下的感人故事”时——这些毫无雕饰的台词成为刺破情感茧房的利刃。

    观众落泪,不仅为故事感动,更为自己被唤醒的生命记忆:它讴歌的,是在极端环境中淬炼出的、超越血缘的纯粹情感。


    是乌兰牧骑队员

    数十年如一日

    “不漏掉一个蒙古包、

    不落下一个放牧点”

    的执着奉献

    是戍边战士

    “界碑所在,即我家乡”

    的如山承诺

    是军民之间以命相托

    以心换心的生死情谊

    歌舞剧《同心曲》剧照

    这些“土得掉渣”的情节,恰恰构成了对物质丰盈却精神贫瘠的现代生活的温柔反诘。

    《同心曲》证明:艺术的最高境界,从不在技术的堆砌,而在心灵的抵达。当创作者俯身亲吻脚下的泥土,将最滚烫的生活真相捧给观众时,“土味”便升华为最崇高的美学力量。

    它让我们看见冻疮的价值胜过精致的妆容,奶茶的温度高于香槟的泡沫,界碑上的霜花美过任何钻石的光芒。

    歌舞剧《同心曲》剧照

    在过度包装的时代,这份粗粝的真诚恰如剧终时那盏穿越时空的风铃——微弱却执着,照亮了我们回归精神原乡的路。观众如潮的泪水,正是对这份“土味”美学最隆重的加冕礼:它提醒我们,真正的共情,永远诞生于真实生命在泥土中扎根的深度。(姚迪)

    歌舞剧《同心曲》剧照

    策划:周长翔

    监制:刘霄

    (来源:中共苏尼特左旗旗委宣传部)

    举报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